专家解读 | 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2024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将“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9部门近日共同起草并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行动合力、高质量完成主要目标任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行为的外部性,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行合作治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核心要义其中之一,这既是人民主体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也是绿色生活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人具有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美丽中国建设除了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本上还得依靠人民。《工作方案》有助于加深人民群众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的理解认识,促使人们从意识向意愿转变,从抱怨向行动转变,让人民自主、自觉、全程、全面地参与到生态建设中,起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关键作用。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人民、扎根于实践,通过行动的实践不断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有效经验、创新做法,反过来也有助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发展,在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可以进一步夯实这一思想的现实基础和人民底色。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内容
我国传统的生态环境治理是政府主导的单一化模式,近年来公众等社会主体参与度有所提升,参与治理初见成效,但公众和企业等其他主体参与领域不宽,参与渠道不畅,参与效果有限,导致大多数主体仍将生态环境治理视为政府责任。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最根本要解决的是主体问题,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工作方案》提出,要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使六类主体实质性地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合作主体,并促进每类主体真正建立主体意识,采取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的集体行动,促进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行动合力的必然要求
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部署了六个方面主要任务和10个专项行动。《行动方案》是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全面落实这一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共建是基础,解决的是意识问题。不同主体各司其职,不仅有各自类别的身份认同,还有利于形成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