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知识百问(四)
61 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具备哪些能力?
2019年5月9日,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正式启用。基地以科研实验、交流培训、综合办公三大板块为整体布局,以六大实验室、四项共用设施等为重点建设项目,兼备法规标准研究、审评验证、应急响应、监测及监督五大能力,成为国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持能力集聚地。
62 核安保示范中心具备哪些能力?
2016年3月18日,中美共同建设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投入运行,建有核材料分析实验室、核安保系统和设备测试环境实验室、核安保培训设施与室外测试场、模拟核材料库、核材料衡算与控制综合培训设施、响应力量训练及演练设施,具备先进的核材料分析测试和核安保设备测试评估能力,具有开展核安保技术研究的条件。
63 我国如何开展核安全保卫?
核安全保卫,简称核安保,主要是指通过有效的组织与管理,预防和应对涉及核材料、其他放射性物质、相关设施和活动的擅自接触、未经授权转移、盗窃、蓄意破坏或其他恶意行为,以保障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核材料的合法使用。主要措施包括:(1)依据批准的设计基准威胁,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2)对实物保护系统设备进行定期试验和检查;(3)制定实施相关空域、海域(水下)等管控措施;(4)对核燃料、乏燃料运输制定安全保卫方案。
64 我国核事故应急状态如何划分?
根据核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及辐射后果影响范围,我国核应急状态分为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场外应急,分别对应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I级响应。前三级响应,主要针对场区范围内的应急状态组织实施。出现或可能出现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事故后果超越场区边界并可能严重危及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进入场外应急,启动I级响应。
65 我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计划区如何划分?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计划区,是指在核电厂周围建立的制定有核事故应急计划并预计采取核事故应急对策和应急防护措施的区域,通常划分为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入应急计划区。烟羽应急计划区针对烟羽照射途径(烟羽浸没外照射、吸入内照射和地面沉积外照射)建立,区域范围一般以反应堆为中心、半径7—10公里范围内确定。食入应急计划区针对食入照射途径(食入被污染食品和水的内照射)建立,区域范围在应急响应时根据实际监测与取样分析结果来确定。压水堆核电厂,食入应急计划区一般以反应堆为中心,在半径30—50公里内确定。应急计划区的实际边界位置的确定,除考虑辐射后果外,还应考虑核电厂周围的具体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和公众心理等因素,最终划定的应急计划区边界不一定是圆形。
66 我国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是什么样的?
我国高度重视核应急工作,加强全国核应急预案体系,核应急法制、核应急管理体制、核应急机制等建设。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核设施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相关知识 核事故应急演习
核事故应急演习是通过模拟应急响应行动,检验应急组织整体响应能力保持的重要手段。按演习涉及范围,应急演习通常分为单项演习(练习)、综合演习和联合演习三个类型。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开展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准备。核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应当开展核事故应急知识普及活动,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核事故应急演练。
延伸阅读 中日韩联合核事故应急演习
在中日韩核安全监管高官会机制下,2016年11月22日,大亚湾核电基地举行了第三次三方联合核事故应急演习,邀请日韩核安全监管当局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演习模拟岭澳1号机组全厂断电叠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大破口,进入严重事故管理工况以及道路边坡垮塌抢险处突、海上溢油事件处置。通过应急演练,检验了核电厂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促进了中日韩三国在核应急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67 我国辐射事故是如何分级的?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辐射事故从重到轻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68 我国如何开展辐射事故应急?
我国辐射事故应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在政府的指挥下,按照预案,开展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原因调查。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和协调重大辐射事故、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应对工作,并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采取应急措施,救治可能受到辐射人员,缓解和控制事故后果,保护环境。
69 我国对核损害赔偿是怎样规定的?
核安全法规定,因核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损害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核损害责任制度承担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武装冲突、暴乱等情形造成的除外。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不承担核损害赔偿责任。核设施营运单位与其有约定的,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按照约定追偿。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通过投保责任保险、参加互助机制等方式,作出适当的财务保证安排,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履行核损害赔偿责任。
70 美国三哩岛核事故的起因与后果如何?
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哩岛核电厂2号机组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最终导致堆芯严重损坏,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被定为5级核事故。这次事故中,由于反应堆主要安全设施自动投入运行以及安全壳的包容作用,使得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极少,无人员伤亡,有3名工作人员受到了略高于年剂量限值一半的剂量照射,没有可察觉的对公众的放射性影响。核电厂周围80公里以内公众最大个人剂量小于1mSv(毫希沃特),约为天然本底的1/3。
延伸阅读 三哩岛核事故教训及核安全改进措施
三哩岛核事故后,国际核能界认真反思,认为事故源于设计缺陷、人员培训及技能不足,世界各核电国家均实施了安全改进,主要集中在如何消除设计缺陷、减少人因失误等,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进主控室人机接口,开发新型事故处理规程,加强操作员培训,加强经验反馈工作等。
相关知识 核电厂的两个“千分之一”安全目标
三哩岛核事故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提出了核电安全的两个“千分之一”目标:一是对核电厂近区域个体,因核事故导致立即死亡的风险,不应超过全社会成员因其他事故导致同类风险总和的千分之一;二是对核电厂周边地区个体,因核电运行所导致的癌症死亡风险,不应超过其他原因导致癌症死亡风险总和的千分之一。
71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起因与后果如何?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机组堆芯超瞬发临界,堆芯熔化,厂房发生爆炸,是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中的最高级别7级核事故。事故主要源于反应堆设计缺陷和人因失误。事故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并给苏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明确提出,要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国际核能界成立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加强行业间的经验反馈工作。
72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起因与后果如何?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引发超过福岛第一核电厂设防标准的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外部电力丧失、大部分备用柴油发电机损毁,造成厂址内1、2、3号机组堆芯熔化,随后发生氢气爆炸,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是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中的最高级别7级核事故。此次事故引起事发区域范围内放射性物质浓度升高,约30万居民撤离。
延伸阅读 日本福岛核事故教训及核安全改进措施
日本福岛核事故警示人们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促进核电国家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风险防范。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对中国大陆运行和在建核电厂进行综合安全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和核电厂安全水平的提升空间,我国政府从安全改进的重要性、措施的可行性出发,对核设施提出改进要求。目前,相关改进工作已完成。
73 如何应对核恐怖袭击?
根据国家安全形势,结合核材料与核设施的安保类别,在评估潜在威胁的基础上,制定设计基准威胁,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防范化解涉核恐怖威胁,积极参与国际防扩散和涉核反恐合作。
延伸阅读 格鲁吉亚破获严重核原料走私案
2007年1月,格鲁吉亚内政部长瓦诺·梅拉比什维利披露,2006年夏天格政府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核原料走私网络,交易当场途捕1名走私犯,并抓获3名同党。缴获的原料经检测后证实为高浓缩铀。专家指出,这可能是近年来最严重的核原料走私案,尽管没有证据显示此案与恐怖主义有关,但也有理由担心恐怖分子可能从黑市上获得核原料。
相关知识 “脏弹”
“脏弹”是指,将常规炸药和放射性物质相结合的爆炸装置,不是真正的核武器,它的爆炸不是核爆炸,但有可能将放射性物质散布到有限范围内,进而引发公众恐慌和社会混乱。
74 我国核领域防扩散和出口管制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核领域防扩散和出口管制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及管制清单等。
相关知识 什么是核出口、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
核出口是指,《核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的核材料、核设备和反应堆用非核材料等物项及其相关技术的贸易性出口以及对外赠送、展览、科技合作和援助等方式进行的转移。
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是指,《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的设备、材料、软件和相关技术的贸易性出口以及对外赠送、展览、科技合作、援助、服务和以其他方式进行的转移。
75 营造共同维护核安全的良好氛围有哪些考虑?
我国坚持不懈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建立中央督导、地方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的核安全公众沟通机制,规范和引导从业人员的思想行为,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全行业全社会共同维护核安全的良好氛围。
76 什么是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是指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安全第一”为根本方针,以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最终目标,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特性的总和。
77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国发布的《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指出,核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共八项,包括决策层的安全观和承诺,管理层的态度和表率,全员的参与和责任意识,培育学习型组织,构建全面有效的管理体系,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建立对安全问题的质疑、报告和经验反馈机制,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78 如何培育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持续推进。核安全文化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安全高于一切的核安全理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建立一套以安全和质量保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形成安全意识良好、工作作风严谨、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
延伸阅读 核安全法对培育核安全文化的相关要求
核安全法规定,国家制定核安全政策,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79 我国主要的涉核社团组织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涉核社团组织有中国核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等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中国核仪器行业协会等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等涵盖核能专业领域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80 涉核社团组织在核安全方面主要发挥哪些作用?
涉核社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同行评估、学术交流、技术咨询、行业培训、科学普及等业务,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科研引擎作用,推动先进核科学技术推广、重大课题研究、科技奖励及成果鉴定等工作。